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巴尔扎克
现在位置:首页 > 思考 > 北大为什么栽在两个“旁听生”手里?

北大为什么栽在两个“旁听生”手里?

温柔哥  思考  2005-10-25  4558  0评论

作为北京大学的一个老校友,我一直在关注北京大学的事情。近来,堂堂的中国高等学府——北京大学被两个“旁听生”搞得昏头转向。北京大学、北大光华学院、北大历史系、以及张维迎、尹保云等教授都受到严重的损害。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被害者目前还没有认清事实真相。
周之金质问张维迎教授、历史系研究生刘某质问尹保云教授两个事件,都是精心设计的事件。这两个“旁听生”给人的印象是他们关心国计民生、大胆发表见解、敢于质问学术权威。实际上,他们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他们不过是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成名取利的手段,利用改革争论的大环境混水摸鱼而已!
周之金旁听张维迎的课,在课堂上向张教授发难。是否是他的观点与张教授不同而年轻人又易激动的结果?完全不是!如果这样简单,那就不会有以后的事情,不会有网上的大炒作了。在课堂上发难之后,周之金马上把事情闹到网上,写出了一连串的抨击张维营的帖子。在这些帖子中,周之金用“没有良心”、“骗子”、“活宝”、“怀疑张维营的牛津大学博士学位”、“无知”、“丢人现眼”、“自私”、“卑鄙之徒”、“老骷髅”等脏词对张维营以及北大的其他经济学教授甚至光华学院的学生等进行恶劣的人身攻击。
周之金和他的同伙在各个网站上发表帖子和跟贴,造成围攻张维迎之势。他们借助为社会呼喊之表,行窃取个人名利之实。他与他的同伙写的帖子有:“周之金从13岁起就捧着《毛泽东选集》”,“周之金17岁议政、少年可爱”,“周之金当堂批判张维营、厉以宁”,“19岁青年周之金直言中央否定产权改革”、“19岁青年周之金北大五四感怀:温总理,今天我有点伤心”,等等。他用这样的内容的一连串的贴子,通过攻击张维迎以及北大的“主流经济学”而达到哗众取宠、炒作自己的目的。
周之金和他的同伙在网上造声势、引起人们目光的手段是很有特色的。周之金发明了一个新的技巧。他批评张维迎的文章开始以“北大研究生质疑张维迎……”而发表,后来这些文章又被他与他的同伙以“19岁的北大小青年……”、“19岁的北大学子……”、“19岁的北大女学生……”、“19岁的北大女孩……”等题目在网上张贴。搞得别人不知道他究竟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是男还是女。实际上,周之金仅仅是在北京大学旁听的一个自考生!他利用这样的小技巧搞得人们眼花缭乱。
周之金混水摸鱼、窃取个人名声的目的是由他自己和他的同伙说出的。一名叫 “千年古松”的人写了《北大“质问”教师之风不可长》的帖子。这个帖子先等在猫网,接着被许多网站转登,终于引诱周之金及其同伙在新华网发展论坛上暴露出他们可耻的真面孔。原来,周之金经常利用他的一个好友的“杨正豪”(可能是化名)的网络账号发表吹嘘自己和攻击北大师生的文章。这个经常帮他吹嘘的同伙“杨正豪”在该贴字的争论中写了这样的一些话,大家可以仔细品味:
“我就是支持周之金。也尽一切努力去美国,前几天我就和他去了美国的使馆,还建议他申请哈佛,耶鲁,建议他一定要见国外的大师,就是以后更有理的扒这些伪专家的皮”;“不去哈佛也可以吹,他对我说还是回去做农民,这样你够笑的吧”;我让他(周之金)看了那篇文章(千年古松的帖子), 他看了后“末了说一句,‘老白痴!’我建议他回一篇,也可以吵吵,再出出名。他抓了抓后脑勺:‘那家伙连名字都不敢写,还来批我,在我看来,那等于是僵尸,见不得光,玩篮球去了。”“我就是要帮他吹!以后还要帮他吹!以后去美国了还要帮他吹!”“对了,前段时间我还帮他联系了几个记者,可他推脱了,太遗憾了。不然炒上平面媒体就好看了!”“……”。[以上内容请见新华网发展论坛中《北大“质问”教师之风不可长》主帖的第9页]
周之金的同伙“杨正豪”上面的话揭露了周之金在干什么,它的同伙在干什么,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从周之金的帖子以及上面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周之金及其同伙不仅学识浅薄,不值一提,而且他们个人道德品质、人生观、心态也都十分扭曲。他们属于自考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很差的人。著名的北京大学及其优秀的教师就是被这样的素质低下的人所围攻。
我们再来看看北京大学历史系一年级硕士生刘某的表演。刘某是从某个省的一个三流学校(刚改名为“大学”的师专)连续几年才考上北大历史系硕士生的。网上掀起的对刘某质问尹保云教授的讨论风波刚刚结束。刘某显然没有从网民这里捞到很大的便宜,大多数网民对他的行为一开始就认识的非常清楚。所以,不用在这里细说。
我只想指出的是:刘某尽管是北大的研究生,但他听尹保云教授的课却属于一个“旁听生”。并且,他的“质问”也与周之金如出一辙。从刘某“质问”尹保云教授的两篇大批判文章看,他的文字水平、史学素质还不到北大历史系二年级本科生的平均水平。这样差的水平居然考进北京大学,当然是目前考试制度的毛病。我们且不作过多的讨论。
关键的问题是他使用了与周之金一样的手段。刘某的“质问”是有周密计划的,他通过搅乱课堂秩序、利用当前社会大背景而浑水摸鱼,以窃取个人名利:
刘某在他的署名“一剑飘飘”的贴子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欺骗。他说是“老天”让他“走错了教室”,听了一堂本来不属于他的政治课。而实际上,他是在知道尹保云的学术观点及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后,故意跑到尹保云教授课堂上惹起事端。笔者只在这里引述北大未名网上发的一个当时在场的学生所写的回帖:“历史系那位同学,我们都是研究生。老师开明地给了你两次提问题的机会,可是你也应该给予老师说话的权力……”——仅仅从这几句简单的回帖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想象出当时的课上情形,想象出刘某蛮横无礼的恶劣表演。
是什么给予刘某这样的勇气:社会正义感?对毛的崇拜?受到了红-色-洗-脑?——不少人这样解释。这些原因可能有,但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是一次计划好了的通过扰乱课堂秩序、攻击一个知名教授来窃取个人利益的行为!他在课堂上的恶劣表演,当时就受到其他同学的反对和愤怒地制止。但他为什么还不就此罢休?回答只有一个:因为这只是他的计划的第一步。他的第二步是在网络上大肆炒作,向中央、教育部、北大党委写信,把事情闹大,越大越好!但是,他太激动了。他的红卫兵的惯用词语和手段使人们回忆起了文革,唤醒了人们的觉醒。他的那些政治帽子让人们感到不寒而栗。他遭到所有有正义感、有良心的人的严厉谴责。
自考生周之金、历史系研究生刘某所蓄意制造的这两起事件决不是普通的事件。他们不仅严重地伤害了北京大学、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历史系,也伤害了所有的北大教师、北大学子、北大校友。尤其是尹保云教授。对他来说,这样的事情真是“祸从天降”。
这两个学生之所以干了这样的事情,当然与整个社会大背景有密切的联系。但是,难道北京大学没有责任吗?笔者想问一问:北京大学究竟有多少能力保护自己的名誉,有多少能力维护校园环境?又有多少能力保护自己的教师?这样两个“学子”居然能够把北京大学搅个底朝天,堂堂北大为何如此脆弱?
是这两个学生掌握了真理、正义?非也!是他们掌握了北京大学的弱点,掌握了利用网络媒体的诀窍。人们错误的认为他们代表了部分社会力量,而实际上,他们只代表很小的一部分人。本人对这两起事件的相关贴子与回帖做了分析,发现站在这两个学生立场上的有3种人:1)围绕在北京大学周围的自考生、旁听生等组成的人群;2)其他地方的毛Fans、网上愤青;3)左派学者。在这三种力量中,左派学者一般化名写主贴,而不跟着起哄,跟着起哄的是前两类人。
在这3种人中,第一种和第二种是当前社会中最不可忽视的不安定因素。他们高喊文革口号,歌颂毛主席,口口声声说他们的观点代表工人农民。其实,他们最没有资格代表工人农民。工人农民在劳动、在创造,没有时间在网上泡。而这些学业未成、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掌握有用的技术专业知识、又不愿意踏踏实实地谋生的一批人,却是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躲起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与对社会的憎恨。从最近两件事的贴子和回帖的谩骂词语看,这些人对大学教授怀着很深的憎恨、嫉妒的心理。这也说明他们的群体来源。一般的工人农民是不会憎恨大学教师的。因为大学教师距离他们太远。
那么北京大学有没有力量对付这股势力?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前面已经说明,虽然他们掀起惊天浪涛,他们实际上只是一个不大的群体,利用网络制造各种神话,渲染社会现象。他们主要围绕在大学周围。对北京大学的最直接的、最凶险的威胁力量,恰恰存在于北大的管理范围之内。北京大学完全有能力控制住这股势力。然而,由于北京大学校园管理与招生中的一些问题,使这个蜇付于北大肌体的群体越来越大。北大这些年招收研究生过滥,并且不规范的学生种类太多,这必然导致一些水平很低的考生把北大团团围住的局面。若能够改变这种局面,就能使北大的环境大为改观,像“质问”教师这样的恶劣现象也将会随之消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北京大学不能理智气壮地维护作为一个全国最高学府的应有的尊严,不能直气壮地抓学术水平、抓学生纪律、清理校园环境。
不知道北京大学会不会从这两起“旁听生”攻击教授的事件中吸取到教训。最重要的教训是认识到威胁的危险,以及其力量究竟有多大。当然,对北大的能力还是有怀疑。因为,政府尚且有个“执政能力”的问题,北京大学就更难对自己的环境、问题、措施有个清醒的认识了!可能,稀里糊涂、息事宁人、胸中憋气的窝囊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了。
怪不得两个“旁听生”就能把北大翻了个底朝天呢!

评论一下 分享本文 联系站长
爱你的365天
看完文章就评论一下!
挤眼 亲亲 咆哮 开心 想想 可怜 糗大了 委屈 哈哈 小声点 右哼哼 左哼哼 疑问 坏笑 赚钱啦 悲伤 耍酷 勾引 厉害 握手 耶 嘻嘻 害羞 鼓掌 馋嘴 抓狂 抱抱 围观 威武 给力
提交评论

清空信息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