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巴尔扎克
现在位置:首页 > 教育 > 运用激励性语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运用激励性语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温柔哥  教育  2009-5-6  13347  0评论

激励性语言指的是通过肯定、赞许、表扬和鼓动等方式激发、不断进取的语言特性,它具有引导和激励功能。在重视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的当今,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特点,适宜运用不同类型的激励性语言评价,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富有个性地发展起来。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灵活运用的激励性语言。

(一)胆小缺乏自信的学生适宜用鼓励、赞赏式激励性语言

这类孩子大多性格胆怯、内向,他们对教师的提问常常不积极主动地回答。有的是会回答但不主动举手,有的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怕出错。对于这个类型的孩子,教师要主动出击,主动对他们提问。需要注意的是提问时不能咄咄逼人,而应用亲切的语调以及运用和蔼的目光等手势语帮助孩子消退胆怯和不自信,鼓励他们勇敢地回答问题。即使回答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而应该肯定其某个方面,保护他们的自信。

记得在一次组内教研听课活动中,我走到低着头未举手的王耀华前轻声的问道:“你为什么不举手?”王耀华说:“我有点紧张。”“说一说就不紧张了,能试一试吗?”王耀华望着我不吱声。我扶着他的肩膀,轻声地说道:“看黑板,老师指着你说,行吗?”王耀华说:“行。”于是我起了个头儿,王耀华开始小声地说,后来越说声音越大,越说越流利。待他顺利地说完后,我问他:“你现在还紧张吗?”王耀华答到:“不紧张了。”我又问:“你知道你在多少人面前表现自己吗?你在几十人面前大胆表现,多不简单啊!多么了不起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王耀华的脸上浮现出了开心的笑容。

(二)攻击性较强学生适用启发、假设、判断式激励性语言

这类学生优点是分辨是非,缺点是个性强、控制能力差。当问题出现后,教师一定不要急于用强制、指责的方式处理,而应用启发、假设、判断的语言引导他们去发现、认识自己的错误。

杜晓辉个性极强,且以自我为中心,上课问答随随便便,别人回答问题他总打岔。有一次上课,他“旧病”复发,我立刻生气的指责他,强行让他把嘴闭上,他凝视着我,无可奈何的坐了下来。他痛苦而无奈的表情使我揪心,后来与他交谈才了解到他也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而我没叫到他,他实在是憋不住了,不说出来哪行呢?当他急于发表见解,表现欲强烈升起时,“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突出表现出来了.怎样弱化他这种行为呢?我轻轻地试探:“如果全班同学都这样,怎么办呢?”他回答说:“教室就乱的不成样了。”我接着说:“你没有得到老师的同意,就随便说话,对吗?”他惭愧地低下头。我继续启发他思考“还可以用那些方式表示呢?除了动嘴,用什么方法最合适呢?”“举手。““对,当别人说完,你还有见解时,老师会让你发言的,相信你会做得到”。在我的轻声细雨中,她微笑着点点头。

(三)依赖性较强的学生适宜用疑问、反问式激励性语言

依赖性较强的学生一般不善于动手或动脑,当老师提出问题后,他们总喜欢重复别人的讲述。针对此种情况,我故意在教学中设疑,用疑问式和反问式激励性语言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如讲述例题时教师可不按图书的内容有序讲述,而是先让学生和教师一起看图书,然后再请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其他学生边看边听,要提出既看不懂,也听不懂的问题。这当间教师可适时地提问,但提的问题一定有多个答案,因为多个答案有利于依赖性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当教师看到依赖性学生开始思考了,应立刻运用反问、激励性语言:“老师看得出你在积极思考,说错了也没关系,能大胆举手就是一大进步,你说是吗?”当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后,老师则可运用疑问式激励性语言:“你发现老师欣赏你的目光了吗?”当看到学生充满自信的目光时,老师再次运用反问式的疑问句:“听你流畅的发言,老师好欣慰,如果再主动些,你一定会成为同伴的榜样、老师的骄傲!你说是吗?”

(四)抗挫能力较差的学生适宜用建议式激励性语言

这类学生一般心里比较脆弱,对自己没有信心,遇到挫折时易放弃努力、易将兴趣转移。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多采用建议式激励性语言,让他们建议式激励性语言中获得成功,从而更有信心的去面对新的挑战。陈博旋就是这类型的学生,当小朋友赶上她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她就哭让退缩。记得有一次绘画中,他把人头画小了,看着这个小小的圆圈,她的眼睛浸红了,看着我走过来,她赶紧把画藏起来。我慢慢在她身旁蹲下来建议说:再画个头大一点的人,好吗?”于是,她画上了一个大一点的背面娃娃,但对那个小圆圈还不知怎么办,我接着启发:“谁的头会比娃娃的头小呢?”机灵的她眼睛一转,立刻把小圆圈变成了一个倒立的小猴,画面一下子充满生机。

当然,要想把激励性语言用得巧、用得妙,使之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师在使用激励性语言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以下几各方面的问题:

1、观察与选择相结合。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各种表现与情感的变化,选择有针对性的激励语,及时准确地运用,提高激励性语言的使用效率。

2、激励与奖励相结合。当单纯地使用激励性语言效果不明显时,就要试着改变激励的方式。当学生不满足于教师的一些口头表扬时,只要有可能,教师就应该在口头激励的同时辅之奖励,如发小红花、星卡或成果的公开展示等,是学生获得新的激励机制。

3、激励与批评相结合。教育教学中当个别学生出现行为偏差时,应予以适当地批评,但应坚持建立和谐关系和适度批评相一致的教育原则,鼓励为主、批评为辅,使学生既要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又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尊重,学生行为出现偏差,教师的严格要求使一种终极关怀,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

总之,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语言,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教育艺术,更是有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一种必要的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协调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推动力。适时地富于激情的情感激励,可以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积极思维活动中,达到师生心灵与情感的沟通,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积极作用。

评论一下 分享本文 联系站长
爱你的365天
看完文章就评论一下!
挤眼 亲亲 咆哮 开心 想想 可怜 糗大了 委屈 哈哈 小声点 右哼哼 左哼哼 疑问 坏笑 赚钱啦 悲伤 耍酷 勾引 厉害 握手 耶 嘻嘻 害羞 鼓掌 馋嘴 抓狂 抱抱 围观 威武 给力
提交评论

清空信息
关闭评论